東海大學:人文.文化.設計思考
第二堂 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主講人:姚仁祿/時間:2010年3月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 5-1
本堂課程從五個觀點來做反省,從人類無知浪費、沒有智慧的企業管理、無知、教育、飲食習慣及環境與建築對設計所造成的影響。藉由分享五段影片來佐證過去十年間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摧殘,進而需要設計來解決問題。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 5-2
本段重點觀念是如何以小解大,Michael Pritchard如何以隨身小型淨水器來解決飲用水的問題,用不同想法跳脫出陳舊的思惟窠臼。另外,如何有智慧也有知識來管理,如何不淪落迷失再數字的追求,分享「華爾街」預告片段。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 5-3
Temple Grandin以身為自閉症患者闡述為何世界需要不同的思考。僵化的教育制度是否扼殺未來的天才?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主席Rajendra K. Pachauri呼籲世人要改變飲食習慣藉以拯救地球,減少地球暖化對人類的衝擊。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 5-4
分享以少解多的觀念,如何減少碳足跡、碳排放及過度消費,進而減少地球負擔。建築師Bjarke lngels提到建築的三個故事,以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設計過程,說明設計如何因應時事來適應與創新,如何居住城市中又有綠色植披。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 5-5
「人文、文化與設計思考」的第二堂課提出五段影片、五個觀點引發同學思考過去的10年裡,人類各種無意識的行為加速對我們唯一的家—地球所造成的傷害。東海大學同學們分享本堂心得,且提出問題交流。
補充:
「人文、文化與設計思考」
時間:2010/3/03-2010/06/19
主講人:姚仁祿
上課地點:東海大學建築系
課程內容:
本課程目的,是導引並促動學生觀察廿一世紀前十年,已經發生在全球各地的人文反思與文化典範轉移現象,並進一步思考,「新的生活設計」應與人文、文化之間產生何種關係。本課程以食、衣、住、行、育樂的個案研究為基礎,探討廿一世紀人文、文化與設計領域,課程適合主修設計與非主修設計者。
第一堂:人文是什麼?文化是什麼?設計思考是什麼?
第二堂: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
第三堂: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
第四堂:未來五千天的設計與生活
第五堂:未來五千天的食衣設計
第六堂: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
第七堂:育與樂:未來五千天的預測
第八堂: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
第九堂:人文、文化、設計思考 課程回顧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