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225131111 service@dxmonline.com

東海大學:人文.文化.設計思考
第三堂 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主講人:姚仁祿/時間:2010年3月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5-1
本堂課程從四個觀點來看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有哪些,從由用轉護的地球文化,由重轉輕的飲食文化,由客轉主的網路文化,到最後的由星轉塵的設計文化,並分享四段影片來佐證過去文化的變革,並透過設計來解決問題。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5-2
本段重點是由英國學者Carolyn Steel,透過飲食由古至今的變化,陳述城市與農業的依存關係,呼籲人們重視飲食對環境的重大影響。姚仁祿老師特別以由重轉輕的概念,闡述整個飲食文化從過去重度消耗能源來創造食物,應該改變為適度使用資源,讓地球資源能永續使用。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5-3
Kevin Kelly以一位美國著名的作家、出版家,探討科技這名詞以來的變化與影響;而網路發明人Tim Berners-Lee,用地圖的建置概念,以海地地震後重建為例,講述網路的快速,由星轉塵的極大變化。由星轉塵是形容網路的密集與快速的效率,姚仁祿老師特別以由星轉塵一詞,帶出網路普遍與極大的轉變功效。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5-4
Jane Poynter一位致力於創造生態圈的學者,透過自身住過生態圈二號的經驗,有趣描述人類自己的小小行為,會對地球整個大環境造成哪些顯著影響。姚仁祿老師以生態圈的概念,講解地球得”由用轉護的概念,透過一己微薄的改變來愛護地球。

廿一世紀前十年的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5-5
「人文、文化與設計思考」的第三堂課提出四段影片,四大觀點引發同學省思。在地球萬億年的歲數中,以24小時來算,人類僅是最後一分鐘出現的生物,卻能造成地球大破壞。本堂東海大學同學們分享本堂心得,且提出問題交流,並由姚仁祿老師設計一課堂作業題目,讓東海大學學生共同創作完成。

補充:
「人文、文化與設計思考」

時間:2010/3/03-2010/06/19
主講人:姚仁祿
上課地點:東海大學建築系

課程內容:
本課程目的,是導引並促動學生觀察廿一世紀前十年,已經發生在全球各地的人文反思與文化典範轉移現象,並進一步思考,「新的生活設計」應與人文、文化之間產生何種關係。本課程以食、衣、住、行、育樂的個案研究為基礎,探討廿一世紀人文、文化與設計領域,課程適合主修設計與非主修設計者。

第一堂:人文是什麼?文化是什麼?設計思考是什麼?
第二堂: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
第三堂: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
第四堂:未來五千天的設計與生活
第五堂:未來五千天的食衣設計
第六堂: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
第七堂:育與樂:未來五千天的預測
第八堂: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
第九堂:人文、文化、設計思考 課程回顧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