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225131111 service@dxmonline.com

東海大學:人文.文化.設計思考
第八堂 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主講人:姚仁祿/時間:2010年6月

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5-1
這堂課先從期末作業開始講起,並以CSV這個未來概念做這堂課的主軸,姚仁祿老師以未來2030至2040將會有哪些大變化發生,提出新觀點與同學討論並分享。

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5-2
本段從Joel Levine的為何我們要重返火星的演講開始,並以Ian Goldin的探索地球未來的影片,從探鎖新環境與地球未來的發展,思考未來地球的變化與發展,姚仁祿老師也特別強調影片中,在2030年到來時,有哪些要點得特別注意。

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5-3
姚仁祿老師先與同學討論上半堂課的內容,讓同學們開始思考未來地球到底會有哪些生活上的變化;並以Paul Stamets的六種可以拯救世界的蘑菇影片,帶出即使是像蘑菇這樣不常被重視的小東西,其本質與背後可是有龐大的資訊可學習。

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5-4
姚仁祿老師從Rob Hopkins的轉變到無油世界的演講提起,開始思考未來若真正到沒有石油的世界會變成怎樣;再以Don Tapscott的與數位一起成長影片,思想與想像地球人完全變成數位化的大轉變;最後以Roosevelt的影片思考這堂課的真正精神。

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5-5
從Ideo的兩部影片出發,講解主動式減碳行為與回應式減碳行為的差異,最後姚仁祿老師以學生互動的討論,讓同學思考更多未來地球生活的變化與想像。

補充:
「人文、文化與設計思考」

時間:2010/3/03-2010/06/19
主講人:姚仁祿
上課地點:東海大學建築系

課程內容:
本課程目的,是導引並促動學生觀察廿一世紀前十年,已經發生在全球各地的人文反思與文化典範轉移現象,並進一步思考,「新的生活設計」應與人文、文化之間產生何種關係。本課程以食、衣、住、行、育樂的個案研究為基礎,探討廿一世紀人文、文化與設計領域,課程適合主修設計與非主修設計者。

第一堂:人文是什麼?文化是什麼?設計思考是什麼?
第二堂:人文反思對設計的影響
第三堂:文化典範轉移對設計的影響
第四堂:未來五千天的設計與生活
第五堂:未來五千天的食衣設計
第六堂:住與行:未來五千天的預測
第七堂:育與樂:未來五千天的預測
第八堂:未來20-30年的地球人
第九堂:人文、文化、設計思考 課程回顧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