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半年,姚仁祿老師推薦的書籍中,包含了創意、美學、文化、生活類;設計、思考類;商業、管理、世界趨勢類等…讓我們一起透過「閱讀」,讓思考更深入!

第一本:哲學的40堂公開課
希望逐步養成深刻「思考與提問」習慣的青年朋友,不妨讀讀這本書,文字易懂,卻思想深刻。

第二本:我修的死亡學分

第三本:開放台灣
台灣問題核心:知識份子沒盡責任
所有的進步,都是全民努力的結果⋯但是,所有的努力,需要有方向,再多元的社會,也需要有「共同的方向」,否則,就是亂成一團⋯
台灣近一二十年,逐漸走向,多元卻沒有方向感的治理方法⋯怪誰?知識份子沒有盡責,是主因。怪媒體?媒體從業人員,不都是知識分子?怪立院?立院委員,沒有選上前,不有許多也是知識分子?怪教育?教育從業人員,不是知識分子?怪這怪那,不如知識分子真正覺醒⋯覺醒了,做啥?不要急著除弊,那很容易得民心,我知道,但是,興立,才有前途⋯知識分子,能不能不要捲入政治漩渦,也不要認為台灣前途,事不關己⋯
把精力放在「為民興利」,努力讓開放的、連結的、非營利的、領先世界的社會企業,在台灣蓬勃起來⋯台灣,要開放,成為「開放台灣」,關鍵就是讓政治枷鎖「放開台灣」⋯讓知識分子,擁抱台灣⋯

第四本:糖、脂肪、鹽
二個月前,我戒掉甜食⋯
甜食,對二個月前的我來說,就是「天使」,我一看到,就會笑⋯
為什麼戒掉?當然是早就知道的「吃多了有害健康」,但是,為什麼我每次吃甜食,總是很開心?
讀讀這本普立茲獎得獎作者Michael Moss的書,您應該也會讀到:
「⋯糖可能是所有原料中最可怕的一種⋯」
「⋯能讓大腦興奮的天然魔力⋯」。
啊!原來如此,既然,我天生不喜歡被控制,所以,我就像四十年前「戒菸」,二十五年前「戒肉」一樣,我戒掉「甜食」⋯
相關影片:設計思考與創新

第五本:文化與文創 第六本:如何培養美感 第七本:穿一雙鞋,改變世界
三本新書⋯偷讀記
買來三本新書,在清晨的桌上,讓我很想立刻讀完⋯
當然是不可能的,手上未完的功課太多,好好看書,成了週末才有,難得的奢華⋯不過,隨手偷讀幾頁,還是很開心的,有一種偷吃零食的興奮⋯
以下是「偷讀記」⋯
對「文創」這兩個字有想法,或想不出辦法的人,應該深度漢寶德先生的《文化與文創 》⋯對怎麼讓自己的生活品質,通過美感,不斷提升的人,漢先生的《如何培養美感》絕對是必讀⋯
對於「企業」感覺前途茫茫的人,應該先把這本《穿一雙鞋,改變世界》好好讀完⋯也許,您就會發現,改變世界,改變企業,方法很多⋯
我們的行政立法部門,忙著思考,如何要企業「加薪」,不如鼓勵企業家熟讀這本書⋯讓企業家知道,合理的薪水,讓同仁好好生活,是企業家們的本分,不是企業進步的核心⋯
真正的新時代企業家,不妨思考,如何變成像Tom Shoes的布雷克。麥考斯基一樣,幽默的、愉快的、默默的,改變著世界⋯
他說:「愛你的工作,為你所愛的工作,同時,改變這個世界!」
他讓我想起下午要一起開會的童子賢⋯
相關影片:
設計思考與創新
孩子的美感如何教育?

第八本:樹,不在了
幾乎半世紀以來,為了「假的公平」,我們讓每個世代的教育,一棒接一棒,培育了一種,不重深度思考,只重記憶背誦的「是非題、選擇題」簡單心靈⋯媒體,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裡,為了生意,也推波助瀾,放棄讓人們「有深度的理解」事件的因果,放棄讓人們「有廣度的認識」世局的架構⋯於是,我們的社會,遇見問題,手無寸鐵,無法分析,浮躁易燃⋯
清晨起來,翻閱桌上文茜女士的「樹,不在了」,心中有許多感概⋯每一篇,都是苦口婆心,寫給年輕的心靈,嘗試著以她自己豐富的閱歷,帶領年輕純真的心,看得更真,想得更深⋯是一本好書,希望有緣人,都能「慢讀細思」⋯
相關影片:解讀真善美

第九本:極品美學 第十本:君子之道

第十一本:抗爭者
夜半智者⋯許知遠的好書
忙碌,所以,靜下來讀書,成為我難得的娛樂⋯通常,都是抽空,偷閒翻閱,讓自己開心片刻⋯
今晨二點半,醒來,決定不睡,拿起放在床頭許久,沒有機會閱讀的「抗爭者」⋯ 許知遠先生的文字,充滿思考者的魅力,靜靜地,吸引我不斷閱讀,還被讀完一半,天已微亮,五點半了⋯
一本難得好書,在年輕智者的眼中,看見台灣、香港、大陸抗爭君子,各自心靈中的理想國度⋯ 等待天亮的時候,我心中湧起年輕時似曾相似的澎湃,好似時光倒流,是烏托邦作祟吧?我猜。
延伸觀看:名人牀頭書~姚仁祿|與李文儀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