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在面臨更具變化和不可預測性的情況時,該怎麼應對呢?
策略家馬丁.里夫斯認為,除了機械式思考外,現在我們得掌握生物思考的藝術,就像六條準則所傳達的一樣。
換句話說,我們需要更審慎、敏感地思考,我們要何時、如何行塑這些不可測且複雜的情況,而不是控制它。這有點像扔一顆球和放飛一隻鳥的區別,球會直線往前飛行,還可能擊中你想打到的目標,但鳥顯然不能。
大家耳熟能詳的柯達公司,在2012年一月宣布破產,但為什麼富士軟片這樣同樣的產品,在同樣遭受數位科技壓力的時期,為什麼得以生存下來並發光發熱?
因為富士軟片懂得把它的化工能力、材料科學及光學技術運用在不同領域,從化妝品、藥品、 醫療系統到生物材料。總體而言, 它能採取有效的資產配置,來維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富士軟片能生存的原因是,它採用了精準、多樣化、適應能力的準則。
TED演講|馬丁・里夫斯(Martin Reeves):如何建立一個百年企業
延伸觀看:二十一世紀,偉大設計的可能發展
姚仁祿老師引用美國自然科學作家珍妮・班娜斯(Janine Benyus)的一段TED影片,班娜斯女士告訴聽眾,生物都歷經漫長時間的考驗與演進的修正,因此,設計者若能模擬生物世界的創意概念,人類設計將在二十一世紀有巨大的轉變。
請思考:海底的蚌殼,如何運用海水為料,以自體為工廠,生產自用的貝殼,沒有排放有毒的污染廢料,而且,壽命到了,還能解構,還能永續再製。我們能否觀察自然界,體認現階段的人類設計,比起自然界,是多麽的浪費材料,浪費能源與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