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225131111 service@dxmonline.com

姚仁祿:「懂了無常,當我們遇見喜愛(例如財富),就會感謝而不沉溺;當我們遇見討厭(例如病痛),就會接受而不抱怨。」蔣友柏:「也許,多一些有覺悟的人,人心就不會荒,或慌。」


蘋果與蛇 蔣友柏


之前,世界很忙:
金價滑雪,台灣高鐵的虛驚,
日本北海道的地震,美國Boston的爆炸,
議員的毒襲,MIT的槍擊﹍

台灣也很忙:
離婚肥皂劇化,核四鬧劇化,毒殺合理化﹍
讓人心惶惶。

金價滑雪時,我與一位Aunty分享,
我們賺的錢,是要花的,而不是要投資的。
因為,有些遊戲,是有錢人玩才會贏的。

台灣高鐵虛驚公佈後,
我心想,何時,
我在高鐵上有碰過這麼熱心的民眾。
會注意到不明行李,
而不是故意「看不到」任何不明的人事物。

日本北海道地震報導後,
我擔心,會不會像之前一樣,
讓我喜歡的國家暫時的成為禁區…

美國的爆炸消息,
讓我的早會多了一些同理心,
因為那裡,有許多人輕狂的回憶。

但議員的毒襲與MIT槍擊,
已經不在心中引起漣漪,
似乎,已感覺到,這世界,這年頭,
就是會這麼亂。

在:
離婚肥皂劇化時,我做我自己的事。
核四鬧劇化時,我拿起了搖控器,關上了電視。
毒殺合理化時,我產生了一個念頭:
這麼聳動的劇情,不論真假(反正死無對證)
一定會讓媒體寫成真的。

這些,發生在台灣的大事,
已經被娛樂化到沒有花費心神與腦力的價值。
似乎,離我最近的事,
反而越感覺不關我的事。

這週所發生的事,不是新鮮事;
這週所發生的事,不是末日事。
但這週所發生的事,
讓我擔心未來,卻也接受未來:
因為,會發生的事,就會發生。
就算再擔心,也無法阻止。
現在該做的,
只有,好好的活每一個最後一天。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所以說,平安就是福。
在臺灣,
看我們自己,健康狀況算是良好,
家庭、事業也都順暢;
雖然,從媒體看,
我們社會,似乎吵吵鬧鬧;
經濟,似乎一灘死水
(但,我一直認為,那只是媒體看,
我覺得,我們社會,不算高分,但也平安)﹍

既然平安,所以,是「福」,
福,就是,我們可以過著尋常日子,
該努力,就努力,
該休息,就休息,
該放下,就放下,
該提起,就提起﹍
家人、同仁、同胞,能照顧,就照顧,
照顧不了或無緣照顧,
也只能為之祈禱,隨緣隨分。

我喜蘇軾言:
「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
但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

做人做事,能如行雲,
似流水,行當行,止當止,
真能如此,大概算是「真福人」吧?!

其實,「福」與「慧」是分不開的﹍

我喜歡你說,
「好好的活,每個最後一天」,
這,是絕對真實的智慧,
我們的生命,這秒過去,就死去了,
這天過去,也死去了,
除非智者,難能有此體悟。

互相祝福吧,
祝福大家都能平安,
雖然我們深知,
因緣果報是必然,
也深知,世間無常是正常。

蘋果與蛇 蔣友柏每個人,各有福份,各有造化。
怕的,是羨慕別人的福份,
忌妒別人的造化。

每個人,各有平安,各有起伏。
怕的,是破壞別人的平安,
嘲諷別人的起伏。

小世界,還不夠成熟,
所以常會以羨慕別人的福份為出發點,
大肆的嘲諷別人的起伏。
大世界,也不夠成熟,
所以常會把忌妒別人的造化轉為使命,
無情的破壞別人的平安。

因此,在還未成熟的世界中生活,
我很自然的認定,
能再張開眼,能思考,能體驗,
就是一種奢侈。

常會覺得,一天,怎麼這麼多事?
一天,好像沒做什麼大事?
但每天的多事與小事,
卻是讓我自己的世界運轉順暢的基本條件。

常會擔心,一生,會不會轉眼就過?
一生,會不會白白浪費?
但擔心蹉跎與浪費,
卻讓我多數的每一天,都平凡精彩。

如果,以這種態度面對無常,
無常,又有何可怕?

蘋果與蛇 姚仁祿

如果,我們深深體悟,
無常,是正常,
那麼,無常,就不可怕。

可惜,我們,
容易沈溺於「喜愛」的人事物,
例如好吃(食)、好看(色);
也,容易,抗拒「討厭」的人事物,
例如,難吃、難看、難相處﹍

以為,處在喜歡的環境,就是「正常」;
以為,處在討厭的環境,就是「無常」。

殊不知,「無常」,就是,
我們周遭的人事物(包括我們自己的身、心),
都處在不停變化的狀態;
因此,「無常」(不停變化的狀態),
就是「正常」。

懂了「無常」,
當我們遇見「喜愛」(例如財富),
就會「感謝」而「不沉溺」;
當我們遇見「討厭」(例如病痛),
就會「接受」而「不抱怨」。

這種「不沉溺」與「不抱怨」,
就是「空」與「中道」的淺白註解;
我們還是會像「尋常人」一般,
有「喜愛」的事物,也有「喜愛」的人,
不是不食人間煙火;
要緊的,是學會
「不沉溺喜愛」與「不抱怨討厭」。

這就是「平安」,
也是「福」,也是「智慧」;
至於,你說,那些「破壞別人平安」的,
與「嘲諷別人起伏」的,
就當他們是
「我們要學會的不去抱怨的討厭對象」,
對吧?

蘋果與蛇 蔣友柏我的智慧還不夠深,
所以,
通常是用「轉念」來面對喜愛與討厭:
用對討厭的事的態度處裡喜歡的事,
心就不會野,
反而可以讓喜歡的事,
有長一點的生命期;
用對喜歡的事的態度處理討厭的事,
心就不會煩,
反而可以讓討厭的事,
有短一點的生命期。

因為,每天都是最後一天,
所以喜厭與否,就失去其重要性。
所以,喜厭,
反而因該被視為做事的「工具」而非「前提」。
再加上,人生至此,
已背負了許多「別人的生命」,
已承諾了許多「多餘的責任」,
不太有多餘的空間「躲避」或「挑選」無常。

前幾天,在身上加了一些圖騰,
就是為了要提醒自己,
追求的,不再是自顧自的閒雲。
要追求的,是讓最關心的人,
可以有自己的閒雲,做自己的野鶴。
就算,這個期許,
會讓我背一輩子的十字架,也甘願。

這,我在無常中找到的有常﹍
一種為別人而活的態度。

蘋果與蛇 姚仁祿

為別人而活,
沒有「抱怨」,
還能「甘願」,
佛教稱作「菩薩」﹍
意思是,「覺悟的人」。

覺悟什麼呢?
覺悟,要愛別人,幫助別人(利他),
就要不堅持己見(無我);
這種「利他無我」,
不是為了自己的修行,
而是為了你說的
「其他的生命」與「多餘的責任」;
能這樣「利他無我」,
非常不容易的。

蘋果與蛇 蔣友柏也許,多一些有覺悟的人,
人心就不會荒,或慌。
也許,多一些想要覺悟的人,
人心就比較不容易沉溺與討厭。
也許,多一些看到覺悟的人,
人心就不會害怕無常。

Perhaps,life is not as hard as one imagined。
Perhaps,life is just what it is。

不論是否在修菩薩,
不論是否在受無常﹍
生命一樣要過。

在電腦前,接受,我平凡,簡單,
帶點煩,拌點藍,的最後一天,
即將結束。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晚安,
祝睡好,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