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225131111 service@dxmonline.com

勒蘇拉是產在剛果的洛馬米長尾猴,被證實為新物種。
「蘋果與蛇」從這新物種,談到土地的氣味以及平凡的幸福。


蘋果與蛇 蔣友柏

這是今天看到的新聞。
對於一個對動物有著極高興趣與好奇的人來說,
這條新聞,遠比國界的爭吵,
世俗的沉淪,要來的有價值的多。

試想,剛果,一個被西方世界半虐待半開發的第三世界,
竟然還有這麼高雅,幽默的新發現。
那在台灣,一個被日本、中國、美國(現在還加上菲律賓)
以蘿蔔與棍子夾擊的小島,是不是也有機會,
發現,本來就有的不平凡。
或是說,找回本來就有的平凡﹍

日本:現在的年輕人已經無法離開他的影響;
中國:多數的台灣富人已經無法擺脫他的利與弊。
美國:不論何人執政都無法放棄這最後一根稻草。
菲律賓:又有多少人可以不用外勞?自己承擔生命的業?

所以說,用講的,拋議題,
還不如多看看腳邊,林邊,與天邊。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每天早上,山居醒來,天才快亮,
窗外,總有不同的鳥鳴,此起彼落﹍
我不識鳥,無法分辨誰是誰,
但是,認真聽,
牠們無論是獨白、對話或吵鬧,
總有一種土地的氣味﹍

每天晚上,送家裡的三條小狗去睡覺前,
看著牠們矇矓雙眼,想睡,
又想賴在我們身邊的模樣,
總有一種平凡的幸福﹍

無論是「土地的氣味」還是「平凡的幸福」,
都是我們拼命向前,賣力向上時候,
賴以站穩的兩塊基石。

要讓一個人,找到認真的意義,
不是別的,是:
1)聞得到「土地的氣味」;
2)感受到「平凡的幸福」。

這兩點,我們的社會,輕忽了,
凡事,都換成$$才能理解,很可惜。

 

蘋果與蛇 蔣友柏
我一直在想,
為何,這麼在意國界?
在意身份?在意利益?

如果在意國界,
為何用「中華民國憲法」中的灰色地帶定意與中國的關係?
如果在意身份,
為何用權力集中的方式建構社會?
如果在意利益,
為何不提升自己的被利用價值?

我在意家界,所以沒裝門鈴。
雖不住在山中,但天將亮時,
總會被「多小」的催促聲叫起。
帶四對翅膀出房間後,
就伴著他們的對話,開始我的一天。
雖不送狗睡覺,但每晚,在自己昏倒前,
家中依舊的平凡活動會安靜的結束我的一天。

每天,從腳邊開始,往林邊前進,
最後望著天邊回味,讓自己,
不斷的在平凡中學習不平凡。

所以,不懂,為何那麼多不平凡,或自命不凡的人,
會慣性的忘記腳邊,忽略林邊,
只會小聲的對天邊的一角:
亂發脾氣? 亂表立場?

可能因為有太多這種「不凡」,
所以城市中的生活一定會「很煩」。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是的,你的日子,
也是來自泥土的開始、
來自平凡的結束;
如果,不看報、不看電視、
不參加無聊的官式會議,
我們的周遭,有許多美麗;
很多令人厭煩的事,來自自命不凡的人﹍

網路不同,因為,我們可以選擇,
只要懂得如何翺遊其間,
美麗與魅力,幾乎無限﹍
因此,二十一世紀,人類再次美麗的機會:
1)在網路 2)在泥土 3)在平凡

因為網路,所以無限連結﹍
因為泥土,所以無比真實﹍
因為平凡,所以無畏單純﹍

蘋果與蛇 蔣友柏反過來說,
因為無限連結,
所以容易找到志同道合,就容易自命不凡﹍
因為無比真實,
所以容易刺到高官顯赫,就容易因眾犧牲﹍
因為無畏單純,
所以容易達到自命清高,就容易孤芳自賞﹍

這3個階段,我都有經歷過:
剛出國時,還是自命不凡,造成格格不入;
剛出社會時,被逼著要延續放逐後的因眾犧牲;
剛做出成績時,因為多數人不懂,所以只能穿上孤僻自我安慰。

21世紀,是一個混沌的世紀,
凡事,包含了天堂與地獄。

發現勒蘇拉的消息可以傳到台灣,
是因為無限連結的技術,無比真實的新意,
與無畏單純的存在所造成的。
這應是好事,應是天堂…。
但也因為如此,所以,
在自命不凡的人積極的參與下,
可能就會造成「只有兩隻」的悲劇。

蘋果與蛇 姚仁祿

你經歷這些不同階段,
從自命不凡的雲端,
回到真實土地的平凡,
是難能可貴的焠煉,
沒有焚毀,不容易﹍

所以,經常,看見你,
早上與同仁,在路邊咖啡館的樹下開早會,
我就會被那種平凡的自在,感動。

活在平凡與土地上的自在,
來自日復一日的「做」﹍
「做到」比「說道」難得多,我佩服你,
就是你「做到」的能力﹍

蘋果與蛇 蔣友柏
我自己是覺得,
目前,還是說到比做到多。
畢竟,在雲端時,
養成了許多不容易改的「不凡」習慣。

但我絕對同意,你所說的:日復一日的做。
這,是鍛鍊自己的基本,但也是最困難的:
.遇事而不起舞
.慾試而不心隨

是兩個我還在練習的價值,
都很難做到,卻似乎都必須要做到。
如果做到,心就真正的成熟,
人也就可以活的平凡自在。

不過,看起來還要一陣子。

蘋果與蛇 姚仁祿


凡是人,
都是念頭早過行動﹍
念頭在了,若決定說,
那麼,說到,一定多過做到;

因此,兩個共勉:
1)念頭在了,只做討論、請教,不公開說﹍
2)把請教、討論,當成焠鍊念頭的過程,不是宣示﹍

也許,這樣,可以避免,
說的,比做的多的毛病。
畢竟,我們都是腦筋動得多,
動得快的人,要不說,難。

蘋果與蛇 蔣友柏
但我的做法是,藉由說,
讓自己有壓力,所以就只好做﹍
要不然,時間,念頭,
做事…永遠搭不在一起。

所以,通常討論前,已經焠鍊了一段時間。
所以,講出來,就是決定要做﹍
不過,要求越來越高,想的越來越快,
能做出來的,就越來越少﹍

蘋果與蛇 姚仁祿


也許,到了我這種年齡,
你想法又會不同﹍
以前,與你一樣,
藉說逼己。

當年戒煙,我就是用這個方法,
讓我這個每天兩包半的煙槍,
一天,就戒了菸。

但是,現在,漸漸不敢這麼做了,
因為,如你所講,要做的,
越來越難,越來越多;
這樣下去,說了半天,
都做不到,只好不說了。

怎麼辦?做了,有點眉目再說。
做之前,聊天,請教人,
不算市調,算是辯證吧。

蘋果與蛇 蔣友柏還未到你的年紀,我就已經覺得,
很多事,不是說了就做的到。
看起來,還是要養成多聊的習慣。
但這也要,有對的人聊才行。
人不對,連證都有困難,何況是辯!

當勒蘇拉只能與勒蘇拉對話時,
多數的時候,就只能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