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
姚仁祿:「網路的透明,讓社會回到小村莊時代,使現代政治慣用的伎倆,開始困難。‘好意’為人民的政治家,必須更用心,更大氣,才有成績。」蔣友柏:「讓政治家面對”不知道如何做下去”,就是人民在網路時代的好意。讓人民體會政治家的不存在,就是政治在網路時代的好意。」
我不太關心誰執政,誰當市長,
只要他們不造成我生活上的困擾,
我就自己過獨木橋。
但,市長,有太多的好意,
其實只是不成熟的郝意,影響到了我:
4/3日, 因為是pre兒童節,
所以市長送了一個大禮:
「所有下課時間變20分鐘 + 盡量不要考試」
4/4日,因為是兒童節,所以放假﹍
但因為期中已到,
4/3日又被長官建議盡量不要考試,
又減少了上課的時間,
所以,我小孩在4/5日要考3科。
這代表,放假的時候,我不能休息,
他們也不能休息,因為只能複習功課。
在兒童節,複習功課,或是掃墓﹍
長官們不需要每天回家,
他們的家人也「了解」大我比小我重要。
所以「放假」時,長官可以休息﹍
但我,每天都要回家,
也認為小我比大我重要。
所以放假時, 我反而不能休息﹍
其他的強制性「郝意」
(路平專案,台北好好看,九年一貫,站牌統一化﹍),
讓台北, 越來越難住﹍
軍人背景+學者智囊=不實用的好意。
好意,其實可以很平凡。
多一點生活的空間,就是好意。
但軍人無法放鬆生活,
學者又無法接受生活﹍
現在執政靠選舉,選舉須要行銷,
一般人都以為,
行銷一定需要有百姓喜歡的內容,
因此,執政的時候,只好一直想,
有什麼可以討好百姓的大小事?
其實,想好好做完一任,
不要天天只想連任的話,
政治家們實在應該記住「道德經」裡,
老子說過的: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這段話的意思是:
最好的領導人,重佈局;
因為創意獨特、思考周密、
為人民佈好安居樂業的局,
所以人民只知道有這位領導人,
卻不覺得日常生活,
這位領導人實際解決了什麼問題;
次等的領導人,重解決問題,非常親近人民,
為百姓解決問題,所以百姓很稱讚;
再次一等的領導者,不會解決問題,
只好讓人民怕他;
最差的,替人民惹出許多麻煩,
所以,大家都罵他;
如果,人民對領導人不信任,
就會想離他而去(除掉它)。
以現代選舉制度,
就是罷免或不再選他(她)。
所以,古語說得好:
「好的領導人,把計劃做得天衣無縫,
讓事情像是很簡單,所以百姓都說,
他其實沒做什麼,我們自然就是這樣了。」
我們的政治家們,實在該反芻一下,
「道德經」這幾句話,
相信百姓的智慧,
不要相信幕僚的無聊發言。
政治家,如果是一種職業,
在資本結構下,
現在他們在做的,沒錯。
因為,資本家,
要對「大股東」的利益負責,
才會換得長久生涯。
就像台北好好看,
以綠化已投資再等更高回收的私人空地,
換取3%的容積獎勵(更多的投資回報率),
是幕僚對平民百姓的好意,
成就的卻是大股東的利益。
不這麼做,選舉時的經費,要如何募?
政治家,如果是一種使命,
在大我的架構下,現在檯面上的人,
做的,是可批判的。
因為,沒有一個政治人物,不是為自己,
或是以自己的意思與價值,在為人民服務。
電視上播的,都是政治連續劇。
就像清明節時,我無法掃墓,
因為逢節,我家就是國家的…
但碰到棘手問題時(如移靈),
我家就是自家的﹍
就像兒童節時,我無法踏青,
因為隔天,有一堆的「舊式規矩」等著要批判我的小孩。
政治家,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不懂政治﹍
但是,我覺得,
政治,當成職業,太辛苦,
因為這種職業,沒有機會做好。
為何沒機會做好?
因為,凡是職業,就是要延續,
為了延續政治生命,
職業政治家做事的方法,就只好控制在別人手裡。
企業家的生命,就不會如此,有比較多的自主權。
比起政治,單純許多,也簡單許多。
因此,我看:
1)政治,只能當成志業,不能當成職業;
2)政治,只能用心做一段時間,不能想要延續﹍
3)能如此,政治,做起來,
才有力道,不會老是騎牆討好。
政治,就是最早的職業(另一個是宗教)。
因為控制,世襲,吹捧,
是人的天性,
所以政治這種職業,
一直很難做:
-控制:讓人喜歡play God。
-世襲:政治家佈局經濟,資本家干擾政治,
雙方再互相聯姻,所以,結構基因越來越舊。
-吹捧:讓幕僚有機會成為東廠,
輕易的矇騙政治良知。
在這三點天性使然下,
政治,比的是誰比較像人,
而不是誰比較為人。
也不難發現,一旦不能再「繼續」,
當權者就會橫著來﹍
不論是讓家治國,或是隨心調價﹍
因此,我不care政治,
關心的只有官心不要因為自私或愚昧讓我的生活不變;
所以,當政治站在我生活的面前時,
我選擇,打穿他,而非繞道行。
因為,政治,多數犯賤。
嗯,控制、世襲、吹捧﹍
網路時代,這個經營模型(business model)
不可能再靈光了。
怪不得,現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們,
越來越不知道怎麼做下去。
網路,太透明,使
控制世界,變成不可能;
私相世襲,變成不可能;
吹捧拍馬,也是不可能。
所以,網路的透明,
讓我們的社會回到像是古典社會的小村莊、
小部落的雞犬相聞時代,
使現代政治慣用的伎倆,開始困難起來。
「好意」為人民的政治家,
必須更用心,更大氣,
更有知識,更誠實,才有成績;
使「好意」不是「隨意」說說的點子而已。
這個定義,讓政治,
變成每個人的日常事。
這個定義,讓政客,
變成每個人的好鄰居。
網路時代,設計出一個懸崖,
讓不肯誠實背負十字架的政客,走不下去。
網路真實,設計出一面鏡子,
讓只會粉飾互利的商人們,混不下去。
網路開放,設計出一個價值循環,
讓不肯放手的老人們,沒有舞台。
看樣子,我們不再需要革命,
因為,網路已在自我革新。
看樣子,只要在新世界活得夠久,
舊世界就會自然的被淘汰。
所以:
讓政治家面對「不知道如何做下去」,
就是人民在網路時代的好意。
讓人民體會政治家的不存在,
就是政治在網路時代的好意。
在睡前,做出這種結語,
既沉重又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