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225131111 service@dxmonline.com

心意到來

蔣友柏:「滿懷心意的生活,就是滾動創意的坡度。 越用心,坡越高,能量越大,使力越小,震撼越廣…」。姚仁祿:「創意家,經常練習放空,才有機會,逐步成就提昇心胸的「高度」;壯闊心胸的「寬度」;開鑿心胸的「深度」。」

「終於,可以度假了」
每一年,都期望這兩次的
天塌了我也不管的假期。
過往,因為太興奮,
太自我,都是以我為中心,

以我的預想預期做規劃,
所以,家人並沒有很「好」的回憶與體驗。
我那時的心,在自己身上,
所以意只是單純的自大。
現在,還是興奮,
但是不再以自己為中心讓地球自轉。
學會了用心的以家人的需求與期望為目的為規畫。
讓心意自然的成為旅遊的一部分,
讓心意自然的成為生活的實踐。

這幾天,處在一複雜的心態中:
對家人的心意,
讓我決定要好好的spend some quality time。
對自己的心意,
讓我決定要好好的享受各種品牌。
對公司的心意,
讓我不得不多看日本的創意。
對客戶的心意,
讓我安排了一系列的特別體驗。
對寵物的心意,
讓我深感內疚﹍

因為只有一個人,只有一生時間,
所以,只好用創意完成心意。

注意,心意,在意,如意﹍
創意的核心。
我們曾說,心,也有「高度」,
也有「寬度」,而且同樣重要;

當我們的心意,擺在自己身上,
「寬度」是窄的,「高度」是矮的﹍

當我們的心意,
擺在自己以及週遭的人們身上
(例如:家人、同仁、業主、朋友、寵物﹍),
我們心的「寬度」放寬些,
「高度」提高些﹍

當我們的心意,不擺在自己身上,
只專注週遭的人們身上,
我們心的「寬度」更放寬些,
「高度」更提高些﹍

當我們的心意,完全沒有自己,
只專注週遭的人們,
我們心的「寬度」更寬,「高度」更高﹍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很好的註解﹍

愛因斯坦的苦口婆心:
「The true value of a human being is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the measure and the sense
in which he has attained to liberation from the self。」

也很精彩﹍

祝您這次,玩得「開懷」!
開,是開放,自在;
懷,是心意﹍
回來以後,創意無窮。

心意是意念,用心,
是這種意念所造成的動作。
我目前很難開懷,
因為,無法真正的開放,自在。

不管是因為名人,
董事長,父親,丈夫﹍等身份,
或是實際上的心智,
都還未達自在的境界。

但滿懷心意的生活,
卻是做得越來越順手,自然。
這,就是滾動創意的坡度。
越用心,坡越高,能量越大,
使力越小,震撼越廣﹍

注意如果是面對/發掘真相的勇氣;
心意就會是自在/開放接受不利己的胸襟。

很多的創意者是藝術家,
為了自己的藝術,
放不下,所以只有用心利己。
很多的創意者是設計家,
為了自己的專業,
放不下,所以只願閉門造車。
很多的創意者是行銷家,
為了自己的光環,
放不下,所以只能坐以待斃。

其實,創意者就應該是創意者。
會時常注意自己,會時常調整心意。

你說:﹍心意滿懷﹍
滾動創意的坡度。
越用心,坡越高,能量越大﹍
我很贊同。
說得更清楚,大概是:

「心意」滿懷,提昇了心胸的「高度」,
也提高了「創意」的「能量」﹍

「心意」滿懷,壯闊了心胸的「寬度」,
也減少了「創意」的「阻力」﹍

「心意」滿懷,開鑿了心胸的「深度」,
也積蓄了「創意」的「容量」﹍

有了高度帶來的能量﹍
創意,快速滾動。
有了寬度降低的阻力﹍
創意,進退順暢。
有了深度積累的容量﹍
創意,源源不絕。

其實,每次的旅行,
都是讓心靈「高度提昇」,
「寬度壯闊」,「容量積累」的過程﹍

 

這有點像是
super conductor的property。
一定要zero resistant﹍
所以,要讓心寬,
意高,修養深:

創意才會沒有resistant﹍
環境才會沒有consistent﹍
這也是不讓創意與”靈感”掛勾的方法。

我不喜歡用旅行來開拓視野,
因為不認同要等不知何時出現的
「靈光一現」才能為客戶解決問題。
有心,有實力,下苦功,
隨時都能有創意。

我享受每次的旅行,
因為,可以的用心的讓大家暫時都不是現在的大家。
這時,意就會高,心就會寬,
修養自然就加深。

對的,要是功夫道地,
創意當然隨時可以產生﹍
但是,練習心意滿懷,
旅行也是重要﹍

旅行,不是為了吸收資訊,收集情報﹍
旅行,最重要的,是創造放空的機會
(如你說的:
用心的讓大家暫時都不是現在的大家)﹍

創意家,經常練習放空,
才有機會,逐步成就:
1)提昇心胸的「高度」;
2)壯闊心胸的「寬度」;
3)開鑿心胸的「深度」;

其實,除了旅行,
與小孩或動物玩耍,
也是練習放空的好機會﹍
因為,心意,
在小小孩或動物身上,
你就有機會,
忘記自己的邏輯與知識;
這兩者,你剛好都有﹍

看起來,因為用心,
所以環境造就了我的創意。
就好像建立了一個生態池,
用心造,無心管,慢慢的,
放空中就有了小世界。

所以,是否可以用:
「心意=無意識的體會」來陳述?
如是,那我就要開始「放空」了﹍

是的,可以這麼理解﹍
分享我的兩句座右銘:
其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

其二:心無罣礙,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心經)

這兩句,都是勉勵我們,
滿懷「心意」,卻不執著﹍
很難,卻很重要。

能夠這樣訓練自己,
智慧自然積累,
心胸自然寬、高、深,
創意自然沛如湧泉。

謝謝你的禮物。
我會試著,滿懷心意,
卻不執著的放空。

Enjoy your time
with your family and your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