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開心,父母頭痛。
蔣友柏:「暑假,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認真的休息。」姚仁祿:「現代社會的教育單位,不應該把暑假當成老師休息的機會,而是重新定義,思考嶄新的學習模型,設法讓孩子持續學習。」
小孩開始放暑假,
我也開始進入「熱地獄」的修行模式。
一放假,
與小孩相處時間就會變得多且密集。
在一個已充滿小朋友的家中,
這兩位真正的小朋友,
總是帶著未爆彈,到處撞⋯
夏天,一不注意,
就會身陷地雷,進退兩難。
但每一次放假的風雨,
卻都是我最深刻的記憶。
有時,最平凡無奇的事,
因為時間的不同,
會自然的成為讓生命感動的悟⋯
昨天下午,
當小孩才剛告別「年級」,
馬上就體驗了一段感動的平凡:
我女兒,
帶了一個新買的玩具娃娃與我出門辦家事。
在過程中,把一個小配件弄丟了。
為此,她啜泣了1個多小時,
一直自責…
回家後,也直接的與母親坦承⋯
但,她卻沒有把這一個情緒帶上床,
而是在反省後,平心接受。
以我的生活水平,
她可以不需為此傷心。
但,卻非如此。
以她的年齡心態,
她應會蓄意躲避被罵。
但,卻非如此。
更難的是,激動後的平心。
為此,我很欣慰。
孩子的行為,
來自先天的慧根,與後天的形塑;
先天的部分,
來自許多前世,累積的因緣果報,
我們掌握不了⋯
後天的塑造,以父母為模
(學校、社會當然有影響,卻不是關鍵)⋯
你陪伴家人(妻子、孩子、動物)的誠意,
有目共睹,
心誠則靈,孩子自然懂事。
心誠則靈,這話,人人會說,
卻不一定懂;
多數人,對心誠的理解,
是誠心祈求,希望老天聽見,應驗所求;
卻,不明白,
心誠則靈的核心,在於,
自己,是否誠心付出。
我喜歡「天道酬勤」這四個字,
也是基於相信,
所有事情,成就與否,
在於自己的付出,
是否足夠,達到成就的門檻。
勤,自然肯付出,
肯付出,老天自然就靈驗,
你心中的願望,自然就會成就。
所以,
孩子先天的「天」,
是許多的前世的思想與行為累積而來,
累計成「因」,
遇上今世的緣,造就了果與報;
孩子後天的「天」,
是父母今生努力,雕塑而成⋯
做為父親,你非常負責,
用心的培育總有一天長大的心靈!
做你鄰居後,
每天都會看到「天道酬勤」四字,
橫掛在你門前。
但卻是在最近,
才體驗到屬於自己的解釋:
上週,有設計師表示,
一個案子,尤其是大案子,
絕不可能一次就過,
一定要不停的摸索客戶的喜好,
才能提出最適當的設計。
這,是他的天道酬勤。
但,對我,每一次,
都要把它當作最後一次,
每一次,都要把他當成「過」的那一次。
這樣,每次都會盡心;
這樣,才是正確的勤。
勤不是做的多寡,
而是盡心的多寡。
至於心誠則靈,重點在於誠:
誠實的知道,自己的不足,而虛心補足;
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期望,而平心追求。
也是上週,有一位管理者,提醒我,
要控管客戶的期望。
因為客戶,找我,都會expect the world。
這,是他的心誠則靈。
而我,誠心的與他說,
我知道,但不會去控管,
因為只有這樣的磨練,
到最後,我才能deliver the world。
這,就是我mutate自己最直接的方式。
有價值的「誠」不會發生在安全範圍內,
而是發生在安全範圍外。
暑假,才剛開始,
就多了這麼多的體驗⋯
下半年的開始,
像是球賽的下半場;
暑假,也許,
就是中場休息。
多數中場休息,
教練,都忙著告訴球員,
上半場那裡做錯,
下半場該怎麼做,
球員,忙著,期待,
下半場會更好。
沒有休息,只是暫停。
只有孩子,中場休息,就是中場休息;
不為了接續上半場,
也不為了接續上半場;
休息,就是休息。
也許,天道酬勤,
也包括,中場,真誠、認真的休息;
畢竟,像睡眠一樣,
人的身心,都需要保養。
暑假,對孩子來說,
就是一種認真的休息。
可惜的是,
因為台灣教育的邏輯與方法缺失,
所以,暑假,孩子還是要上課。
因為,台灣的老師,
都武斷的以為,
所有小孩,都有補習。
所以,在正式上課時,
都不確定學習邏輯的正確性,
只在意照表抄課的進度就好。
暑假,對教練來說,
是一種無奈的重整:
就算知道上半場的缺失無法修正,
還是要硬上。
就算知道下半場的結果無法如意,
還是要硬上。
暫停,對一位教練來說,
是一種必然的修行。
而我,
因為不喜歡被別人的規定而規定,
因為不喜歡被市場的慣性而影響。
所以,在3年前,就把公司的年單位,
改成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10月。
這樣,我就會比一般人多2個月,
也必須逼自己比別人快2個月。
而我,
雖不認同台灣的教育,
但卻身在局中,而只能隨波。
能盡力做到的,
只有,讓小孩在暑假,
都一些值得回憶的快樂。
暑假,哪裡來?
農業社會,
孩子一年有兩次,
須要回家幫忙收成,
那是一種融入家族,融入社會的學習⋯
工業社會之後,
學校沿襲了這個放假制度,
孩子不需要到學校,
家裡卻已經不須要幫忙,
這,就衍生了許多問題;
例如,經濟較差的家庭,
或經濟許可,但家長太忙的家庭,
無法為孩子安排假期,
假期,對孩子來說,變成無聊。
孩子無聊,不會是好事,
放空腦袋,大睡一場,還算好;
學壞了,就得不償失。
從家長讓孩子學習的角度看,
暑假的「假」,
不是沒事,而是更忙⋯
暑假的「假」,
是父母與孩子(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
認真休息(離開日常生活的慣性),
過一種新型的日子。
從你的例子,就看得出來,
孩子暑假,你更忙。
也許,現代社會的教育單位,
不應該,把暑假當成老師休息的機會,
而是重新定義,
思考嶄新的學習模型。
暑假寒假,
不是,持續課堂上課,
而是,設法,
讓孩子,持續學習。
除了知識,
孩子的身心靈,有許多成長的機會。
謝謝你告訴我暑假哪裡來。
最近過於擔心暑假哪裡去?
反到忘了思考問題的源頭。
如你所說,
不擔心,孩子暑假休息過多,
卻擔心,暑假,孩子無所事事,
心散了,習慣養壞了。
這讓父母自然的想要在放假時,
維持未放假時的生活慣性。
不變化的生活慣性,
不正確的教育邏輯,
不協調的家庭現實,
使小孩,身心靈,無法等齡成長。
自然,所有的假,
都會被視為負擔。
這種負擔,讓父母不能休息,
使小孩不能放鬆。
休息不夠,
就無法平心的與小孩相處;
放鬆不夠,
就無法定心的與自己對話。
Perhaps,summer vacation should be seen
as a chance to try something new。
A pop up method for a temporary lifestyle。
也許,會忙一些,或散一些⋯
但卻是一個讓大家都可以離開慣性的假期。
在生意上,為了先機,
我的一年已經比別人早兩個月;
在生活上,為了休息,
我的一年應要比別人晚兩個月。
這樣,就可以用天道酬勤的態度,
做事與休息:
Work hard,play hard,
rest hard,and live hard。
精彩的結語,
祝你假期愉快,
Enjoy something new and 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