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225131111 service@dxmonline.com

蔣友柏:「文化,是 一種內涵。當這種內涵累積夠多的內容,就會產生感動。」姚仁祿:「文化,是一種生活形態的呈現,也需要「沒有行銷的行銷」,生活的呈現,如果受到外人歡迎,外人自然就會想來看看我們,或是想要學習我們。」


蘋果與蛇 蔣友柏

文化,是一種內涵。
當這種內涵累積夠多的內容,
就會產生感動,
就會因為國際市場的供需,
而開始外銷。

歷史上,除了宗教外,五大文明,
都是藉由這一種方式,與世界接軌。

但不可否認的,過去,多數的外銷,
都是因為文化內涵膨脹成為「帝國主義」,
而半強制性的,對外傾銷。
加上,過去,地球是冷的、鬆的、圓的,
所以異國的文化、自然就會被視為珍品。
這一些傾銷,也會被默許。

現在,世界已經改變。
很多政府,都想要藉由文化包裝,
讓自己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對內,爭取支持;對外,爭取資源。
卻忘了,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
文化的包裝,只會是一個不合身的外套,而不是一個人的內涵。
(就如同橙果一開始只是我的外套,現在卻變成我的內涵)

所以,文化,才會有行銷的需求。
一個有深度,完整性高的文化,
本身的感染力,就是一種行銷。
大至國家(日本,新加坡),
中如城市(紐約,巴黎),小至個人(賈柏斯),
都是因為「文化」而被世界認同。
所以,是否在思考如何文化行銷之前,
先要確定,有一個不需要行銷的文化?

 

蘋果與蛇 姚仁祿

你說得對,
我同意這樣的見解。
現代世界,地球是平的,
訊息傳遞快速,也算確實
(想要在網路世界隱藏缺點,絕不容易)

所以,你我都深知,行銷,與以前大大不同,
靠的是「紮實的內容」,不是「炫麗的包裝」﹍

簡單舉個例,如果我們擺攤賣饅頭,
只要饅頭做得「特別好」,大家就:
1)不只排隊,還不斷回來買;
2)不只回來買,還呼朋引伴。

我常向同仁說,客人替你呼朋引伴,
就是「沒有行銷的行銷」﹍
文化,是一種生活形態的呈現,
也需要「沒有行銷的行銷」,
生活的呈現,如果受到外人歡迎,外人自然就會:
1)想來看看我們:
我們觀光產業的吃、住、買、玩就有成長的機會;
2)想要學習我們:
– 我們文化產業的出版、電影電視、電玩、
音樂、流行服飾等, 就有成長的機會。
– 我們的學習產業就有成為外銷型
「知識學院」或「工藝學塾」的機會。

但是,我務實的看,我們台灣的文化呈現,
能吸引人的,大概是上述的第一類﹍

 

蘋果與蛇 蔣友柏
如果把主題縮小到台北:
(因為我覺得我們已經把台灣的先天條件破壞了,
所以無法與瑞士比擬)

台北,給我的感覺很像紐約。

許多的難民,從世界各地擠入,
為了要一爭天下,所以創造了一個亂數。
這一個亂數,創造了最競爭的環境,
最多元的發展,最暴利的市場。
所以,光是曼哈頓島,就Host了金融、時尚、
藝術、教育、法律、娛樂、地產、旅遊、美食﹍的佼佼者。
所以,在紐約,可以同時享受最貴與最便宜的生活方式。

但出了產業外,紐約的都市規劃,
也讓這一些異國挑戰者,有呼吸的空間:
.Central park的picnic
.Village townhouse 中的咖啡
.Broadway的歌劇
.Chelsea的運動﹍

這些,讓狂熱的心,可以冷靜。
冷熱的交替下,如鋼般的內涵就自然成形了。
這些,讓我忘不了紐約。
一直想找機會,回去﹍

台北,有一樣的感覺,卻沒有一樣的氣度。
是否,自己不知如何下手的內涵,
可以從mimic(模仿)別人開始?

蘋果與蛇 姚仁祿


mimic(模仿)紐約,大概不會是一條路。
我想,台北真要有機會,
至少要有十個,真正讓外人想來看看,
而且看過還念念不忘、呼朋引伴的地方。

現階段,「誠品」比較有這樣的味道;
從這角度看,私人的努力,比政府要緊得多。
私人投資,以特有的文化生活品味,
經營吃、住、買、玩,也許是一條路;
最近常聽友人說,
台南也因為許多有文化品味的人們聚集居住,
似乎也逐漸成為一個讓人想去看看的place。

蘋果與蛇 蔣友柏
或許,這是一個較為務實的方向,
面對現有條件,走自己的路:
開發十個聚集吃、住、買、玩的熱點。
讓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

.西門町的潮。
.信義計畫區的高級。
.外雙溪的古意。
.師大的國際。
.青田的轉角驚喜。
.中山北路2段的舒適﹍

這樣,我就可以在台北多走走,
沉澱出一種台北的文化內涵。
台南,倒是很久沒去了。
有機會靜心遊時,會去晃晃。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想起來,似乎也不算太難?
但是,有心又有能力的人,
似乎躲起來,看不到;

似乎需要喚醒,伊通公園週邊,
好像有點機會,現有結構不複雜,交通又便利﹍

我們來呼籲看看?

蘋果與蛇 蔣友柏對於這一件事,
我一向的立場都是,
你說做,我一定全力跟。
有蘋果的智慧與蛇的全力,
應該不會太難。

是否,就由你吹起號角?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怎麼吹?有想法嗎?
似乎應該把週邊看清楚,範圍確認,
依據現有的都市計劃法令,
做個品味產業的吃住買玩Master Plan,
然後呼籲大家一起做?

我的意思是,不要像台北許多商圈一樣,
弄熱鬧了,被抓違法?

蘋果與蛇 蔣友柏
我想,很多事,
只能自己先起頭。
好好做,然後看東風起時,
要帶我們去哪?

所以,我們各安排2個人手,
設計出一個我倆都喜歡的方案,
然後公佈在A&S,看有誰要一起玩?
本夠時,就開始做事。

至於會不會像其他商圈,
我想,一定會碰到一樣的問題。
畢竟政府怕事﹍
但只要想的夠清楚,就見招拆招吧。

蘋果與蛇 姚仁祿

好啊,
範圍是我們office週邊半徑兩百公尺,
先從Master Plan著手,
兩個星期,三月初,
討論下一步,可好?

蘋果與蛇 蔣友柏
收到。
我會先逛逛,
看看有哪一些點好玩。
(平常很少在週邊逛,多是被鎖在公司)

蘋果與蛇 姚仁祿


起跑了!
新年的新遊戲,
試試,看看有什麼結果﹍

蘋果與蛇 蔣友柏
我已發出啟動指令﹍
感覺上,
是要把公司周圍的這一條蛇,
添上足,讓它,不再只是它。

先不論結果,感覺上,過程有趣,
又可以學到新知識,是一個好的新年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