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225131111 service@dxmonline.com

蔣友柏:「沒有一定的權、勢、錢的前提下,沒有人會願意長期的支持單純的好意。」 姚仁祿:「社會企業,很難在人類社會成功,因為大部份人類是自私的,以至於社會企業的設計,非常困難。而革命型社會企業,是自己有感的部分,各自掙扎,總有一個掙扎,因緣俱足,推翻了1.0企業。」


蘋果與蛇 蔣友柏

上一次的公開演講,
效果有點「過強」。
讓很多朋友叫好與擔心,
也讓很多只聽到
「片段轉述」的陌生人批評。

因為如此,我答應了你,
短期內不再做「公開的演講」。
以免讓「好意」
因為個性與演出而失真。

但那次,對政府,我所談的,
是重視小我的原因。
是在告訴政務官,
尊重自己,尊重民眾,
遠比尊重長官要重要。
也在告訴大官,
不要一味的想選票,
政績,未來﹍
專心、用心的誠實面對當下,
才是建立長久感染力的開始。
甚至,提出了,
如果不在文化部的框架下思考
(而非廢除文化部),
會做出什麼不一樣的決定?
這些,都是難聽的話。
但這些,
卻是台灣社會退步的原因。

不過,在演講後,
despite所造成的風浪,
似乎,除了保護自我的措施外,
沒有感覺到政府有動起來。
這種心寒,
就是社會企業的源頭:
「你不做,我就自己做」。

不過,在台灣,
一個會講卻不敢做的社會架構下,
沒有營利的社會企業,
可以成立嗎?

我看到的,
是在沒有一定的權、勢、錢的前提下,
沒有人會願意長期的支持單純的好意。
沒有不變質的單純好意,
就不會有成功的社會企業。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成功的「社會企業」,
定義應該是:
1)該企業,成立的目的,
是服務社會,不是服務股東。

2)該企業,營運的成果,
能自給自足,還能有足夠資源,
不斷研發與擴大影響力。

從這個定義來看,
「社會企業」,
很難在「人類社會」成功,
因為人類是自私的;
然而,我只說很難成功,
而不說不會成功,
是因為,人類,
也有不自私的一面。

人類這種
「既自私,又無私」的特質,
讓「社會企業」的設計,
成為很困難,
卻又有機會成功的微妙狀態。
而,這種矛盾的存在,
正讓我們這種腦袋的創意者,
覺得心癢。

我們曾經想要努力達成的
「重新定義台灣地產」,
正是這種心癢造成。

我贊成你說,
政府不做,就自己做,
這種心情,
是「社會企業」的源頭﹍

但是,我不同意,
「社會企業」的成功,
「錢」與「權」是關鍵﹍

我覺得,關鍵,是創意者,
心,夠不夠癢?

蘋果與蛇 蔣友柏心癢,當然願意辦事;
愈癢,愈會好好辦事。
這就像追求女孩,
經營家庭,
面對客戶﹍一樣。

但心癢,卻動不了,
是痛苦的。
動不了,是因為少了資源。
不管是戰將,戰場,或戰功﹍
或是癢的不夠,戰力不足。

以我現在的狀況,
無法設計社會企業。
因為,我對人類社會的一切,
都是以最壞的打算來推斷。
所以,我的心,不夠定;
所以,我的癢,養不久。

其實,我滿不喜歡人家問到:
你的社會責任是什麼?
問我這個問題的,
不是已經從股市、銀行、政府
搬了一堆錢自用並賠光了的老闆,
用社會資源卻又憤世忌俗的「書生」,
就是自身難保的公益團體。
好像,因為我活得下去,
就一定要回饋,
一定要買個新夾克。

這些不負責任,
讓我,對於社會責任,
起了反感。

蘋果與蛇 姚仁祿


做為企業經營者,
承擔責任,是本分;
1)照顧同仁,
投資人與消費者,都是責任;

2)這三者,都是社會的一分子,
盡責照顧好,
就照顧了社會的一部分。

因此,只要認真經營好企業,
就是盡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至於,其他的責任,
就歸屬於「社會企業」的範疇了。

我認為,企業經營者,
善盡本分,最重要;
至於其他,行有餘力,
投資「社會企業」,
更進一步服務社會,也不錯。

你我都知道,
經營「社會企業」,
起步,最難。

蘋果與蛇 蔣友柏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所以,光是盡好企業本份,
就已經占據我一半的時間。
加上家庭,自私的時間,
就沒有足夠的空、時間,養癢。
所以,也難起步。

也許是因為台灣
享受真正民主的時間還不夠,
也許是因為台灣
被三強欺負的時間還不夠,
所以應該要服務社會的,
反而只顧好自己的小圈圈。
不應該服務社會的,
卻又硬是手牽手的圈了個大圈。
這,讓起步,更難。
所以,我才提到,
錢與權的武器。

蘋果與蛇 姚仁祿


你我,欠的,是時間;
盡了企業責任,
再盡了家庭責任,
時間幾乎沒了。

「社會企業」,
嚴格說,是「現代企業」的2.0版,
是「現代企業」把地球環境弄壞,
把經濟系統搞砸之後的覺醒版。

你我看到的一些努力中的「社會企業」,
是,成熟前的掙扎版;
是,自私與無私之間,
正在找尋平衡點的過程。

很辛苦,但總會成功。
就像你我想要「重新定義台灣地產」,
我們要是沒做到,
別人也會做到。

蘋果與蛇 蔣友柏其實,時間,
是最公平的資源。
也是最符合社會企業的定數。
不會因為貴賤,貧富,
而有人多了或少了時間。

對我,時間因為不夠用,
所以除了與自己有直接關聯的事外,
很難再提起勁
做一些與我沒有直接連結的事。

「重新定意地產」一事,
也是因為與本身的利益,
企業經驗,有直接的互動,
所以,才找出一些時間,
小動了一下。
這,只能算是你講的「掙扎」。
這些掙扎,
只要能不斷的發生,
就會撼動現有的自私平衡。

只要天平開始動,
任何一個新的掙扎,
都有可能是壓倒1.0版企業的稻草。
也只有在這種會痛的「針扎」後,
社會企業才有立足之地。

而我,現在能做的社會責任,
就只有照顧好我的週遭。
不讓我的問題外洩成社會問題。
其他,力足,心卻無餘。

蘋果與蛇 姚仁祿


你這段話,
是「革命型社會企業」的恰當論述:
1)人人都心有餘,力不足。
2)但是,從自己有感的部分,

各自掙扎,總有一個掙扎,
因緣俱足,推翻了1.0企業。

這樣解,舒服許多,
我們繼續掙扎吧!

蘋果與蛇 蔣友柏
做人久了,
就會體會到,
一直做,有空就做,
勢必,會累積出「跳點」。

在跳點之前的一切,
都是在累積「能量」:
等能量夠時,想不跳,都不行。
所以,真的需要繼續掙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