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
蔣友柏:「人生是無法計畫,只能適當調整,適應新環境。」姚仁祿:「無常與正常已經不是目前思考的重點。人生轉折處,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考驗?」
“蘋果與蛇”與您深情分享。
一個亦師亦友亦父的朋友走了。
在一個很難想像的年紀、情況、地點,走了。
耳中還迴響著,
出事前所通到的最後一通電話:
那麼的瀟灑,多麼的平常。
人生又再次被突如其來的
「不可能」打亂了一些。
雖然已學會不再流淚,
心中的傷痕卻被刻深了很多。
好險,已離去的朋友,已教會了我:
不可能就是最可能的道理。
所以,可以用平靜的外表,
繼續做著daily routine,
掩飾動盪的情緒。
人生看似可以計劃,
實際不是;
我們習慣將人生的突然轉折,
或者嘎然而止,
稱作「無常」﹍
四十歲以後,我慢慢體會,
原來「無常才是正常」,
雖然很難接受,還是慢慢接受了;
現在,我已年過六十,
「無常」與「正常」,
已經不是我思考的重點了;
我現在重視的是:我能否:
1)時時刻刻,無論遇見什麼事,
都能升起感恩的心?
2)所做、所說、所想,
都盡可能對他人有益?
人生是無法計劃的。
只能在碰到轉折的時候,
適當的調整自己,
適應新的環境。
但人生卻是可以規畫的,
就像我設計自己的每一步,
盡量在無常造訪時,
準備好下酒小菜,平心的看它表演。
很明顯的,
這次無常所帶來的悲傷不多,感傷不少,
但心中轉的卻是:
「如何貫徹離去的朋友所教導的方向?」
很顯然的,
平實平常所培養的靜心冷觀,
保護了自己「極感性」的軟性情。
如你所說,無常與正常都不是重點。
因為無法掌控,所以也不應期望。
我重視的是:
在知己家人與知心好友還在時,
能否因為有我的存在,
過的有趣一些﹍
讓別人的人生,
因為有你,而過得更有趣,
需要一些的功夫,
加上一些福報﹍
功夫,是自己要夠有趣,這是智慧﹍
福報,是別人要願意與你在一起,這是緣份﹍
智慧,來自經常練習「悲」與「捨」;
緣份,來自經常練習「慈」與「喜」。
所以我一直很感謝願意參與我生命的人事物。
不論公、私,
都給了我「修性」、「增心」的機會。
我一直覺得自己的命不錯:
需要時,貴人就會出現,
在最適當的時機,貴人就會離去。
來時,不加註任何心機;
離時,不帶走一絲光芒。
前半生的經歷賦予我了智慧,
後半生要用智慧來珍惜緣份。
網路上,看到兩句,
都是我成長年代佩服的人物說的話,
與你分享:
My life is my message. (Mahatma Gandhi) ;
Knowledge speaks,but wisdom listens. (Jimmy Hendrix) 。
與你分享我離去朋友留在我記憶中的幾句話:
-我們常常搞錯『民主』和『自由』的定義。
-現在『說實話、做實事』不是『理所當然』,
反而變成『需要很大勇氣』呢?
-笑給天看。
-我剩下的時間不多,
所以在用減法過生活,
不需要再交新的朋友
他是一個我很佩服的傲人。
一位大赤裸的king maker.
We will eventually meet up again,
either in dreams,
in memories,or inhell….
嗯,都是很紮實的話,
難,但是值得追隨。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a “peace” of mind.
朋友的本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