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225131111 service@dxmonline.com

好奇是一種「感覺」,可以讓人喜歡思考、敢思考、敢面對不安。好奇,是神聖的,可以,減緩老化⋯⋯。先要「有勇氣」,保持童年的「好奇心」,就能隨著年齡,增強「觀察力」。


蘋果與蛇 蔣友柏

問過很多問題。
想過很多答案。
結果發現,
要先知道自己是一個問題,
才能問對問題。

當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的時候,
就知道:
何時,何處,會眼盲,心盲。
因此,再問問題的時候,
就自然會問出,
最直接可以幫助自己
找到核心答案的問題。

讀過很多人。
看過很多冷暖。
結果發現,要先同理自身,
才了解該問什麼問題。
當自己可以從別人的眼中看世界時,
才知道,盲點,忽視點在哪?
因此,才能理解,
什麼問題,可以引出內心的渴望。

不過,這種方式,
只適合我這種不守規矩的瘋子。
因為,連在我身邊的同事,
都不認同,這種「不對」的方法。
因為,所有的正規訓練,
都告誡大家,
要「客觀」的看問題。
不過,追求這種客觀的正確性,
所需要投入的時間與精力,
對我是奢侈的,
也是不適合的。

當,問的問題不是我心中直覺的反應,
我的心,就不會真。
心不真,
不管得到對或錯的答案就不會純。
用不純做創意的生意,
很容易就自我設限。

所以,
我還是會繼續走別人看不懂的地獄行。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會問問題,
比會解答問題,
來得困難,
也,來得重要。

你的同事,我的同事,
多數,都接受制式的教育,
通常,自己的叛逆性,也不高;
台灣教育,
要求學生學會的,是答案,
不會要求學生學會提問題,
而且,答案,要求標準答案⋯⋯。
所以,
「客觀」成為「懶得思考」的藉口。

只要看看,
現在的大企業,政府機器,
要得到解答,都要民調,
就知道,大家的腦袋,
偷懶到什麼程度!

我們都知道,
「人民」自己腦袋裡面搞不懂的事,
通過民調,充其量,
只會拿到「假答案」,
「真答案」是絕對問不出來的;
所以,我們都佩服,
賈伯斯,他敢大膽的說,
蘋果,設計產品,不做市場調查。

我的意思是,
真的想要「學會問問題」,
就要「學會觀察」;
觀察,不只看「表象」,
還要看「因果」
(因果,就是事情的來龍去脈的意思);
凡事,能看懂「因」(來龍),
就多少能預測得了「果」(去脈),
這,就是「市場觀察」。

既然,會「市場觀察」,
就不需要「市場調查」,
就不需要「問問題」,
因為,懂得觀察,就會有「答案」,
換句話說,「觀察」,
就是「問真問題」。

既然,要問問題,
就要問「真問題」,
要問「真問題」,
就要學會「不問問題」
(只用眼睛及耳朵問問題,
不要用嘴巴問問題),
這樣,才會得到「真答案」,
因為,只用嘴巴問問題,
容易得到口是心非,
或是胡言亂語的「假答案」。

我這種「不用嘴巴問問題,
只用眼睛及耳朵問問題」的方法,
也許,就是,你說的,
別人看不懂的「地獄行」。

蘋果與蛇 蔣友柏
很多時後,
就只是一種感覺。
它不只是直覺式的,
而是各種不同體驗,經驗,知識﹍

用非慣性思考的方式,
在腦中,心中畫出過去,
現在,未來的
因果,互動,與牽拖。

這些畫面,讓我,
可以在不熟悉的地圖上,
找到最適當的路。
只要看見這一條路,就知道,
何時,對何人,在何處,
問什麼問題,會有什麼結果。

這,除了要喜歡思考外,
還要敢思考,敢面對不安。
以我的觀察,
敢思考,敢面對不安,
是兩個學校絕不會教的特質。
老師不但不敢教,
更不知道要如何教。

這,延續到市場,
就會出現許多,
在面對不熟悉事物時,
就期望藉由收集週遭可以想到的所有邏輯性雜物,
來保護自己。
這,不是在offer solution,
but rather buying time。

更精準的說,多數的人,
在面對權威時,
都不知道要如何問問題。
而這一些權威,
卻多數是要求我賣命的人。

對這一些人,
重點不是市場說什麼是對是錯,
而是他關心的問題,
可否在他心中的時間內,
找到答案,並解決。

所以,只要可以回答這些「個人」,
就能得到影響「市場」的機會。

私密一點的說,多數與我共事的人,
在面對我的時候,都不敢問問題。

因為怕,被罵;
因為想,忍一下就過;
因為認定,老闆錯,員工也不能講。

怕被罵,讓他們不會進步;
忍過去,讓他們原地退步;
先認定,讓他們故步自封。
所以,當我往前跑的越快,
這一些人,離我就越來越遠。

其實,只要誠實問,
虛心處,細心看,
所有的問題,
都不會是問題。

蘋果與蛇 姚仁祿

對於問問題,
還有什麼,
我們該思考的呢?
那就是,
愛因斯坦「永不放棄好奇」的信念﹍

下面這段,我很喜歡,
愛因斯坦說: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curiosity has its own reason for existing。
One cannot help but be in awe
when contemplating the mysteries of eternity,of life,
of the marvelous structure of reality。
It is enough if one tries merely to comprehend
a little of the mystery every day。
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
never lose a holy curiosity。」

–from statement to William Miller,
as quoted in LIFE magazine (2 May 1955)。

愛因斯坦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才五歲,
我很高興,在將近六十五歲的時候,
我發覺,我比五歲時,更好奇。

因為,好奇,是神聖的。

蘋果與蛇 蔣友柏
好奇,是會讓煩的,
怕的,抗拒的,變得有趣。
好奇,會讓人有開門,
開窗的勇氣。

所以,問問題,
除了要有好奇的心,
也要有好奇的勇氣。
有勇氣面對問題,
好奇的觀察問題,
就會問出好問題。

我,現在,還是好奇,
所以可以讓別人不想碰的事變有趣。
我,現在,還是好強,
所以可以有面對新問題的勇氣。

蘋果與蛇 姚仁祿

換句話說,我們今天對話,
可以有個簡單的整理:
1)好奇,如你說的,
是一種「感覺」,
可以讓你「喜歡思考、敢思考、敢面對不安」。

2)好奇,如我說的,
是神聖的,可以,減緩老化﹍
3)好奇,如你說的,
是有趣的,是需要勇氣的﹍

因此,先要「有勇氣」,
保持童年的「好奇心」,
就能隨著年齡,增強「觀察力」,
這樣,如你說的,
可以問出「好問題」,
甚至,如我說的,
也許,還沒「問問題」,
就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