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的脂肪
蔣友柏:『我定義看大不看小的自負心態為: 30%+的脂肪。』姚仁祿:『如果,美國,因為這次的衰退,讓世界各國,能體會凡事懂得「追求大」,也必須懂得「講究小」,也許是歴史的轉機』。
這次去了兩個島:Maui and Oahu;
住了兩個飯店:
Four Seasons Maui
and Aulani Disney Resort。
在佈局上,這兩家,都夠大氣。
腹地廣,設施多,也都有自己的海灘。
在服務上,這兩家,都位居五星。
客氣,熱情,也都有Top restaurants。
但,卻一直覺得少了一些舒適,
少了一些「日本」氛圍﹍
在細節上,這些飯店求「大」而忽略了小;
在食物上,講求新鮮卻放棄了味道;
在服務上,注意到了”面子”卻忘記了實際需求。
就像過於注重「進食」,
而忘了本身所需要的能量與進食的消耗比﹍
慢慢的,就會過胖,
自然的,讓自己不適,讓環境有壓力﹍
所以,我定義這種看大不看小的自負心態為:30%+的脂肪。
回到台灣,感官馬上被不舒服的選舉data灌滿﹍
在習慣後,體悟到,
原來老美是在用台灣選舉的方式經營五星級飯店。
夏威夷,好久以前去過,1980年代。
我相信,和現在大不同了,
就像,我十幾年,
沒有去新加坡(機場過境不算),
這次聖誕節後去了幾天,
被安排參觀了幾個新地方,
也覺得很驚奇,學習很多。
你說,夏威夷的旅遊發展,
因為講究「大」與「新鮮」;
雖然好,卻失去了日本擅長「精巧」與「細緻」,
我有同感。
新加坡一樣,新的金沙酒店,
大而氣派,建築外型獨特,
內裝俗艷,有杜拜帆船飯店之風。
場面弄大,才有經濟規模,
可是,大有大的壓力,
為了攬客,只好趨於俗艷,
講究排場,不能講求精緻了。
你說,是不是這樣?
新加坡我也才去﹍
金沙最大的敗筆,
是頂樓的游泳池竟然不是溫水的。
所以,世界上最高的泳池,
除了風景美以外,非常的不實用。
泳客要催眠自己在80樓的強風下,玩水,扮時尚。
所以這一些地方,都只能讓人有短暫的驚艷,
卻無法有長期的回憶。
我腦中夏威夷的畫面,都與旅館無關。
反而都是家人的表情﹍
讓我反省著:花錢住五星,
求的是舒適,但這次沒有完全達到﹍
花錢住名旅館求的是便利,但這次絕對沒有享受到﹍
花錢買到的,只有大排場與新鮮感﹍
這些,打開電視,就可以接觸到,
又何必花錢買呢?
這就是你說的,
30%+的多餘脂肪。
身上的多餘脂肪,哪來?
來自,短暫的享受…。
一瓶可樂,舒服的喝完,
就需要很不舒服的運動量(至少跑四十分鐘吧?),
才能消耗,才能平衡。
我喜歡你說,花錢買到的,
居然是媒體上都接觸得到的;
確實如此,這次新加坡旅行當中,
我到了任何目的地,都可以立即連上網,找照片,
相較之下,許多照片,比現場好得多。
那麼,現場有什麼?
只有,自己當時情感的記憶…。
所以,旅行,只有留下情感記憶,才有意義。
只為了幾星級,我看,是錯的。
星級,
是一個對於陌生世界的評價標準。
我同意它不一定是對的,
但卻減少了一定程度的不對。
每一次沾了多餘的脂肪回來,
都會很想去日本走走。
(所以2年才去日本外的國家一趟,卻每年都去日本。)
在那,只要有些名氣的飯店,
都可以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他們,求的不是大與新鮮,
而是自己可負擔的極限。
所以,自然的「用心做」。
而情感記憶是每天都可以發生的。
旅行,是為了抽離現實,試著休息。
可能是因為背負了太多生命與責任,
又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
所以除了旅行外,並沒有任何「停機」的時間﹍
本以為星級飯店與舒適享受可以畫上完全的等號,
但卻體會到心中無求,腦中無慮,才等於完全的放鬆。
而這,是不需要花錢買的。
我同意你這個看法:
情感記憶是每天都可以發生的。
然而,如同你說,
旅行,抽離日常,與現實保持距離,
所以,情感記憶總是較為特別與鮮明。
我也喜歡日本:
同時具備了,「現代」與「古典」;
同時展現著,「大氣」與「精巧」;
更重要的,是同時提供著
「細膩的情感」與「疏離的禮節」﹍
曾帶同仁去了一趟東京,
真希望,同仁能感受這種深層的美感。
我想,
很少有人可以精準的體驗到日本的極端。
雖然說,
很多「民族」都因為「歷史經歷」而表面上討厭日本,
但卻不可否認,少了日本,
很多現代的方便,都會消失:
電信,交通,電器,遊戲﹍
以同樣的標準看美國,
我只會對少了蘋果與Google遺憾﹍
這就是脂肪過多的結果…。
瘦身後,能看的,實在不多。
如果,美國,因為這次的衰退,
讓世界各國,能體會凡事懂得「追求大」,
也必須懂得「講究小」;
也許,那就是瑪雅曆法之中,傳說的2012;
依據他們的說法,2012是人類歷史的重大轉機!
希望,不是因為大災害,
才懂得,人類需要改變只求大的心態。
希望,因小得大,
而非為大失小。
很棒,這句話,
可以做為今年送給大家的禮物。